专业编制: 可研报告、节能报告、社稳报告、项目策划、概念性规划设计、全过程咨询

可行性研究报告|可行性报告|可研报告|节能评估报告|项目申请报告|乡村振兴|项目策划首选云南旭峰

一站式全过程咨询服务提供商

提供可研、节能、稳评、策划、环评、水保、设计等咨询服务

0871-66016741
从蓝图设计迈向重点实施,“算”出数字经济新时代
发布时间:2024-02-23 16:29:56浏览次数:

 

“东数西算”工程与我国“南水北调”、“西气东输”、“西电东输”工程并驾齐驱。2022年2月17日,国家发改委、中央网信办、工信部、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,同意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、内蒙古、贵州、甘肃、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,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。至此,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正式全面启动。两年来,随着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合力推进,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,算力资源东西分布不均现象得到明显改善。“东数西算”为数字时代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。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,从2012年至2022年,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0.2万亿元,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21.6%提升至2022年的41.5%。借此“东数西算”工程两周年之际,让中机院带我们共同回顾这段历程,感受这一伟大工程带给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路径!
一、“东数西算”工程蓝图设计
“东数西算”工程,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、云计算、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,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,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,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。“东”是指东部地区,即京津冀枢纽、长三角枢纽、粤港澳大湾区枢纽、成渝枢纽。“数”是指东西走向的数据资源。“西”是指西部地区,即贵州枢纽、内蒙古枢纽、甘肃枢纽、宁夏枢纽。“算”指的是算力,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。布局8大枢纽节点,10大集群。“东数西算”工程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、内蒙古、贵州、甘肃、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,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。
二、“东数西算”工程两周年成就
大数据时代,算力也是生产力。东部有数,西部算数。“东数西算”将东部海量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,从而优化资源配置、降低运营成本、提升算力效率。“东数西算”工程自已经过去了两年时间。在这两年里,“东数西算”取得了显著的成效,也面临着一些挑战。
1、利好政策持续发布政策推动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发展。围绕大算力+大数据+大模型,智能算力逐渐成为各地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竞争力。其中,2023年10月,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《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》,计算力方面,到2025年的目标为,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,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%,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。2023年12月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东数西算”工程 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统筹通用算力、智能算力、超级算力的一体化布局。加快实现智能算力资源供需平衡,提升智能算力在人工智能等领域适配水平,增强计算密集型、数据密集型等业务的算力支撑能力。
2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“东数西算”的推动下,我国数据中心建设速度加快,规模不断扩大。2023年,我国数据中心规模超过800万架,在全球数据中心整体规模占比达到17.5%,两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.7%。截至2023年8月,我国已投入运营和在建的智算中心数量为40个。其中,东部数量为25个,占比62.5%,中部占比17.5%,西部占比17.5%,东北部占比7.5%。2023年,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多个大型数据中心集群,有效提升了西部地区算力水平。其中,宁夏枢纽中卫,新增标准机架2.3万架,增长52.2%,建成全国首个‘万卡级’智算基地。京津冀枢纽张家口市,投入运营数据中心27个、标准机柜33万架、服务器153万台,算力规模达到7600P。甘肃庆阳集群,已建成1.5万标准机架,形成算力规模约5235PFlops。成渝枢纽,重庆集群建成投用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,算力规模超过1000P;天府集群,新建5G基站1.5万个。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,智算总规模10000P。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(贵州)枢纽节点贵安集群,预计56P智算投入使用。
3、资源优化成本降低“十四五”规划中,9大清洁能源基地,基本都布局在西部。贵州电力充沛、气候优势突出,内蒙古风电发达,宁夏光伏产业突出,甘肃能源丰富、清洁产业发达,使得它们能够成功晋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。通过“东数西算”,东部地区的数据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,降低了数据传输时延,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。同时,西部地区丰富的清洁能源也得到了有效利用,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。
4、东部有数,西部有算我国“东数西算”布局8大枢纽节点可归纳为“数地”和“算地”两大类。(1)“数地”:数据量大,需要运算“数地”为四大城市群,经济发达,数据运算量大。主要包括粤港澳大湾区、京津冀地区、长三角地区、成渝地区。这些区域所处地区经济发达,依托本地庞大的用户需求和雄厚的资金技术,主要服务于实时性算力需求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需要。2023年中国大模型快速发展,从已知大模型厂商分布来看,东部地区占比接近九成。大模型落地应用推动算力需求快速提升,2023年从算力需求规模来看,东部地区全国占比高达83.5%。(2)“算地”:能源充足,地价低廉,气候适宜“算地”包括贵州、内蒙古、宁夏、甘肃,依托本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、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,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。西部地区,之所以在算力设施建设上脱颖而出,与其能源资源优势密不可分。西部地区电价优势明显,从我国电价优惠Top10省份来看,贵州省、内蒙古自治区、宁夏回族自治区、青海省电价较为优惠。
5、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,从2012年至2022年,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0.2万亿元,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21.6%提升至2022年的41.5%。
“东数西算”推动下,西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以数据中心、云计算、大数据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,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。其中,2023年,宁夏中卫数字信息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,规模以上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%。重庆市数字经济快速成长,建成投用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,新建17个智能工厂、224个数字化车间;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超过34万人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近20%。
6、数据问题不容忽视“东数西算”工程取得成就的同时,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。如,数据安全问题、数据隐私问题、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等,都是推进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。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数字时代的发展,为我国数字时代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。
三、“算”出核心产业链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。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全面开启,算力正以一种新的生产力形式,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,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。算力是数字化时代的基础设施和核心动能,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。2022年,我国算力总规模已达180EFLOPS,仅次于美国,位居全球第二。存力规模超过1000EB,服务器超过2000万台。截至2023年6 月底,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 197EFLOPS。2022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.8万亿元,在算力方面,每投入1元,将带动3至4元的GDP经济增长。算力应用广泛深入到政务服务、领域,不断催生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业态,助力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。从细分产品来看,我国云服务、算力网络、交换机和数据库等细分领域规模开始发展,高算力芯片加速迭代升级,产品竞争较为激烈。
四、“算”未来展望
未来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将继续书写辉煌篇章,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。预计,算力产业链上各产品及先进技术,包括智能算力、智算中心、节能降耗先进技术等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。
1、智能算力高速发展,占算力总规模比例将达到35%到2025年,算力规模提升至超过300 EFLOPS,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%,并实现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。其中,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0%,到2025年,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5EFLOPS。
2、推进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建设2024年1月,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《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针对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建设,提出加快突破GPU芯片、集群低时延互连网络、异构资源管理等技术,建设超大规模智算中心,满足大模型迭代训练和应用推理需求。
3、液冷等节能降耗先进技术成为发展重点智算中心投资成本大、能耗高特点明显,绿色低碳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。其中,液冷等节能降耗的先进技术成为发展重点。2023年6月,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《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》明确规定,到2025年,新建大型、超大型数据中心PUE(功耗比)优于1.3(2017年为1.5)。“东数西算”工程各地区PUE(功耗比)目标东部地区不超过1.25,西部地区不超过1.2。
 
0871-66016741